引言:研學經濟逆襲,荒地變“金山”
在湖南省瀏陽市古港鎮梅田湖村,一片曾因“油菜花經濟”曇花一現而發愁的土地,如今成了炙手可熱的研學營地。這里每年接待學生超5萬人次,農戶分紅超180萬元,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近50%。梅田湖的故事并非孤例,研學營地正以“教育+旅游”的雙重標簽,成為資本追逐的黃金賽道。
一、研學市場井噴:千億藍海下的財富密碼
近年,研學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,且持續擴張。政策紅利是核心推手:自2016年教育部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后,研學需求激增。以河南為例,全省建成487個研學基地、3970節課程,打造出“行走河南·讀懂世界”的文旅IP。
更誘人的是利潤空間。研學產品價格是普通旅游團的2-3倍,毛利率可達25%-30%。例如,網紅講師張雪峰推出的“峰行萬里菁英研學營”,6天5晚售價9999元,仍被家長搶完。
二、火爆營地的三大核心法則
1.課程設計:從“農家樂”到“靈魂產品”
梅田湖村以四季農耕為課題,將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融入研學課程,學生沉浸式體驗打禾、插秧等農事活動,營收單月破百萬。反觀鄭州某營地因課程同質化陷入困境,后轉型“黃河水族”主題,聘請導師,重獲客流。
2.資源整合:農戶、資本與政府的共贏
梅田湖村整合51戶農家閑置房改造成營房,統一管理,農戶分紅超50萬元,帶動周邊二次消費百萬。這種“農戶+企業+政府”模式,既盤活鄉村資源,又降低運營成本。
3.搭建團隊:研學導師成“核心競爭力”
研學指導師需兼具教師與導游職能,設計課程、組織活動并復盤總結。河南某旅行社的2天1晚少林寺研學營,人力成本占比高達45%。新調整方向已將研學旅行指導師列為新職業,持證人才成行業稀缺資源。
三、挑戰與破局:避開“收割陷阱”
盡管市場火熱,亂象叢生:高價低質、游而不學、師資不足等問題頻現。例如,某研學團因組織混亂,學生被迫在故宮外排隊2小時卻未能入園。
破局關鍵:
-差異化定位:如騰龍學海與博物館合作推出互動式科技研學,蒲公英研學深耕地域文化,均以特色課程突圍。
-輕資產運營:自建營地成本高,可聯合景區、高校等資源分攤風險。例如,某農莊轉型研學基地后,整合周邊農莊資源實現扭虧為盈。
-科技賦能:引入VR、AR技術模擬太空任務或歷史場景,提升體驗感。
四、未來展望:從“爆火”到“長紅”
研學經濟的本質是教育價值的變現。投資者需摒棄“賺快錢”思維,回歸課程研發與服務質量。政策層面,多地已設立獎補資金扶持研學項目,如河南對大型營地建設投入超億元。
正如梅田湖村書記所言:“一季經濟變四季經濟,研學讓鄉村真正活起來。”這片曾經的荒地,正以教育之名,書寫鄉村振興與財富增長的雙重發展。
結語:研學不止于“營地”,更是一場教育迭代
從千元農家體驗到萬元高端營,研學經濟的故事遠未結束。它不僅是家長為“雞娃”買單的產物,更是教育回歸實踐、鄉村煥發新光彩的時代縮影。下一個“黃金營地”,或許正藏在某個未被發掘的鄉村角落,等待有心人點亮。
24小時客服電話:400-640-7776 手機15639090097 傳真:0371-86520280版權所有 豫ICP備07500855號-2營業執照